“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專項債務限額”“依法盤活債務限額空間”“組織地方報送了第三批專項債券項目”……越來越多跡象表明,今年用于項目建設的新增專項債券額度基本發(fā)行完畢,但并不意味今年新增專項債券發(fā)行工作收官。
截至2022年6月末,地方政府專項債務余額仍低于限額約1.55萬億元。專家表示,理論上,在現有限額內,下半年具備上萬億元的新增專項債券發(fā)行空間。視基建投資需要,部分剩余專項債務額度有在今年使用的可能性。
穩(wěn)投資仍需增量資金
擴大有效投資是當前穩(wěn)增長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專項債券加快發(fā)行,充實了項目建設資金。財政部近日表示,今年用于項目建設的新增專項債券額度基本發(fā)行完畢,比以往年度大大提前。上半年已發(fā)行的新增專項債券支持的項目市場化配套融資超過5300億元,對帶動擴大有效投資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數據顯示,今年前6個月,各地發(fā)行新增專項債券34062億元。7月1日至8月17日,逾一個半月時間各地僅發(fā)行新增專項債券634億元,遠低于6月的13724億元。
專家認為,在今年新增專項債券額度基本發(fā)完之后,維持財政支出強度、實現投資穩(wěn)定增長需要增量資金的支持。近期公布的調增政策性銀行8000億元信貸額度、設立3000億元政策性開發(fā)性金融工具等舉措,表明有關方面正多措并舉保障基礎設施等領域建設的資金需要。有專家提出,依法使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內剩余額度是可選做法之一。
“盤活”限額空間符合規(guī)定
政策走向似乎與市場期待不謀而合。7月底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專項債務限額。
日前召開的經濟大省政府主要負責人經濟形勢座談會進一步指出,當前地方專項債余額尚未達到債務限額,要依法盤活債務限額空間,并用好已發(fā)行的地方專項債和政策性開發(fā)性金融工具,符合條件項目越多的地方得到的資金要越多。各地要加快成熟項目建設,在三季度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帶動有效投資和相應消費。
國務院于2014年發(fā)布的《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明確,地方政府舉債不得突破批準的限額。
在實際操作中,歷年專項債務余額與限額之間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2021年末,專項債務余額為166991億元,而當年限額為181685億元,剩余14694億元額度未使用。
國泰君安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董琦說,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兩種情況可能導致地方政府債務余額低于限額:一是當年新增債券實際發(fā)行規(guī)模低于當年新增債券額度。例如,2021年新增專項債券額度為36500億元,當年實際發(fā)行35844億元,部分用于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的額度留到次年發(fā)行。二是部分債券到期后,并未相應發(fā)行再融資債券,釋放了額度。
從流程上看,相比增發(fā)特別國債、提前使用次年額度等手段,動用剩余額度更為簡便。民生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譚逸鳴表示,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已經過全國人大審批,動用剩余額度只需財政部批準即可。事實上,之前存在動用剩余額度的情況,比如,試點發(fā)行再融資債券置換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等。
國家發(fā)改委相關負責人透露,近期已組織地方報送第三批專項債券項目,并篩選形成了準備項目清單反饋地方。
尚有上萬億元空間
目前專項債務限額還有多少未使用?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專項債務余額202645億元,低于2022年218185億元的專項債務限額15540億元。
業(yè)內人士分析,大部分剩余限額集中在東部沿海發(fā)達地區(qū),如上海、福建、山東、廣東、江蘇等,今年這些地區(qū)繼續(xù)發(fā)行新增專項債券的可能性更大。
財政部此前明確,在中央財政下達省和省往市縣分配專項債券額度時,向財政實力強、債務風險低的省份傾斜;對成熟和重點項目多的地區(qū)予以傾斜,重點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重大項目以及國家重大戰(zhàn)略項目。
天風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孫彬彬介紹,往年專項債限額分配占比較大的省份主要集中在經濟發(fā)達省份,如2021年廣東、山東、浙江、四川新增專項債限額占比較大。黑龍江、寧夏、青海等分配到的新增專項債限額占比較小。
此外,專家認為,如果今年使用專項債務剩余額度,債券資金將主要投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華安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何寧稱,上半年專項債投向基礎設施建設的比例超過60%,今年前7個月專項債主要投向領域為基礎設施建設、棚戶區(qū)改造、社會事業(yè)等。預計基礎設施建設仍會是今后一段時間專項債資金重點支持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