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蘇伊士運河到曼德海峽、全長2100公里的紅海,像一根狹長的管子,往北連接著被亞非歐三個大陸包裹著的地中海,往南連接著阿拉伯半島和印度洋的亞丁灣。再往遠看,經(jīng)過了地中海就是大西洋,穿過了印度洋就是太平洋。
這是世界上最繁忙、最重要的航道,每年約有10%的全球海上貿易要經(jīng)過這里,往返歐洲和中國的集裝箱船忙碌地在這里穿行。不管是古代還是現(xiàn)代,紅海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歷次中東戰(zhàn)爭都與這里有關。
實際上紅海并不是紅色的,而是一片湛藍,但是發(fā)酵已有三周有余的紅海航運危機,讓這片忙碌又平常的海域,成為了全球市場的焦點。去年11月中旬開始,也門胡塞武裝對途徑曼德海峽的“以色列船只”實施襲擊。這里是進入紅海的咽喉要道,往返蘇伊士運河的商船都要經(jīng)過此地。
隨著紅海局勢的升級,航運公司被迫繞行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導致航運天數(shù)增加和航運成本增加,可能影響到全球供應鏈穩(wěn)定。
自紅海危機發(fā)生以來,紅海南端亞丁灣的商船運輸活動已經(jīng)大幅減少。12月17日至20日,進入亞丁灣的貨物總噸位比12月上旬平均下降了43%,其中集裝箱船下降了82%,散貨船和油輪下降了21%,船舶量下降了25%。
紅海北端蘇伊士運河的船舶總噸位和船舶數(shù)量也出現(xiàn)下降。12月1日-25日,抵達蘇伊士運河的船舶總噸位同比下降了6%,船舶數(shù)量同比下降了1%。12月17日-20日,南向集裝箱船舶的日均穿行量下降了58%。
紅海北端的蘇伊士運河,承載了全球超過20%的海運集裝箱貿易和20%的海運汽車貿易。同時還肩負著全球12%的石油貿易、11%的化工品貿易和9%的液化天然氣貿易。
受紅海航運危機影響最大的是集裝箱和汽車貿易。紅海危機發(fā)酵期間,集裝箱運費出現(xiàn)快速上漲,遠東至歐洲航線的集裝箱運費現(xiàn)貨價格和期貨價格呈上漲趨勢,其中上海至歐洲集裝箱即期運費價格上漲明顯。
12月15-21日,遠東至北歐航線的集裝箱現(xiàn)貨運價上漲約15%,期貨價格上漲36%(基準Apr-24 SCFIS合同);上海至歐洲集裝箱即期運費價格上漲約45%。集裝箱運價仍低于高峰時期,未來可能還會更進一步上漲。
LNG和原油油輪的運費價格沒有上漲,12月原油油輪平均運價環(huán)比下降22%。紅海航線的石油、LNG貿易占比相對較低,也有管線可以分流,暫時沒有產生重要影響。
紅海是中歐之間最主要的海運航線,中國出口歐盟貨物的60%要通過蘇伊士運河。
2022年,中國出口歐盟最主要的商品是通信設備(764)、計算機電子(752)和電氣設備(778),歐盟出口中國最主要的商品是汽車(781)和半導體(776)。
根據(jù)ERAI統(tǒng)計,2021年歐盟通過海運出口到中國的汽車占比為75%,汽車零部件的海運占比約82%。紅海航線也占到了全球汽車海運貿易的20%。
因此紅海航線危機發(fā)酵的時間越長,汽車和機電(通信設備、電子計算機、半導體、電氣設備)行業(yè)的供應鏈穩(wěn)定受影響的可能性越大。這些行業(yè)分工復雜、供應鏈長,容易受某個環(huán)節(jié)的影響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在2021年全球航運紊亂中出現(xiàn)過長時間的缺貨和漲價,這是此次紅海航線危機所引發(fā)的主要擔憂。